欢迎访问2018总裁绿道马拉松

体育产业投资还能做10年,但一定要理性

作者:潘石坚 | 浏览:0 | 发行时间:2018-08-04

  与很多成名已久的投资界前辈相比,潘石坚在体育产业成为“热门”之前就已涉足其中。甚至有人说,他是最懂体育产业的投资人。近日,北京凯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坚在国贸写字楼37层的一间会议室里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的专访。
  长跑成为他持续多年的体育爱好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马拉松市场迎来了又一个大的爆发,这几年平均每周都有马拉松比赛,政策的利好和越来越多的跑步参与者为中国马拉松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在马拉松爱好者中,潘石坚也是其中的一员,多的时候,每年要参加十场左右的比赛,少的是时候也有五六场,是一位可以完成全马的资深跑者。

  在记者的采访中,潘石坚表示:“跑步领域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从2012年我开始跑马拉松,2012年我报北京马拉松的时候轻轻松松就能报上,而且不用着急不用半夜12点爬起来报名,而且对之前的成绩也没有太多的要求。由于报名的跑者太多现在报名就比较困难。比如第一跑者要有全马成绩,第二你取得的成绩还要在一定范围内,第三还要抽签。这说明马拉松现在发展的非常火,在全国举办的金标银标铜标的赛事也达到好几百场。”
  潘石坚指出,很多人惊呼马拉松是不是过剩了,其实还不过剩,甚至还不够。例如仅仅在美国一年有八千多场马拉松,有时候每个小镇都有一个马拉松。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有上万场的马拉松都是正常的。作为一个商业模式它不一定是最好的商业模式,因为马拉松的举办实际上进入门槛低,这跟对方的关系和要求比较高,分散度也很高,盈利水平也比较低。作为一个群众性体育运动,激发大家锻炼身体很好,但作为一个成熟的公司还需认真思索。当然在这其中也有发展很好的公司。

  从39岁才开始尝试跑马拉松的他,目的是为了能跟人聊天。因为当潘石坚决定进军体育产业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挑一个项目练练。因为在他看来,“投体育的人在运动领域却没有一个能跟人聊天的东西,这是个很‘悲惨’的事儿”。凭借马拉松跟体育人“有得聊”的潘石坚一年要和团队“聊”三百多个项目。但区别在于,其他投资机构多是在体育产业最热时投资,而他现是从去年才开始发力。
  如今,长跑已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还影响了他的家人:“我哥哥、我爱人也都跑马拉松,我们家能完成全马的至少有10个人。”
  决定投资前至少需要两个月尽调
  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到体育产业之中,但在繁华的发展背后也曝露出很多问题,其中就有很多不冷静的投资行为。相较于其它的投资机构,凯兴资本前些年在投资方面显得非常冷静。中国体育产业在经历过前几年狂热投资和创业之后,回归理性成为了必然。与两年前相比,目前体育产业中的投资数量确实在大幅下降,甚至有人用寒冬来形容。只是不同点在于,当其他投资人都谨小慎微时,潘石坚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加大投资力度。

  潘石坚说:““2014年凯兴资本只投了1个项目,最热的2015年也是投了一家,2016年又投了1个项目,前三年只投了三家。但是到了资本和创业热度都冷下来的2017年,凯兴却开始发力。现在平均一个月投一个项目。过去两年投得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项目估值太高,喊的价钱都是天价;第二竞争比较激烈,创业者只给投资人一周尽调时间,不投他就找别人投了。我们尽调就至少需要两个月,没有充分的了解我们不会去投任何一家企业”保守的性格让潘石坚不会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46号文件之后,国家政策不断密集出台,加快了体育产业战略部署的步伐。”在潘石坚看来,政策层面一片向好;另外,随着资本和创业者的理性回归,大浪淘沙之后,优秀的体育产业项目才会得以显现,这才是体育投资的“黄金窗口”。但他也强调,“黄金窗口”只有两到三年时间,瞬间即逝。

  对于投资人而言,如果对于一个产业没有透彻了解,很难投出有价值的企业。潘石坚选择进入体育产业不是盲目之下的冲动,而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他认为体育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源动力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时,动态的文化消费将爆发,所谓动态文化消费,指的就是全民健身、出境游等。”
  2017年3月,凯兴资本与九合创投共同投资了橄榄球培训企业“巨石达阵”,潘石坚表示,巨石达阵符合凯兴资本的投资方向。“在国内,青少年橄榄球培训领域属于小众但又比较高端,”潘石坚说,“体育产业里有很多细分领域,凯兴资本的战略是找到这些细分领域里的”小龙头“企业并投资它,巨石达阵就是这样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学习团队,合作精神。除此之外国内的橄榄球教练资源非常少,所以巨石达阵将近一半的教练是美国人,小朋友来到这里花了一份钱既学了橄榄球又锻炼了美国口语,这也是这项运动发展的非常火的原因之一。”
  橄榄球是一个小市场,潘石坚更喜欢小市场这个词语而不是细分市场。他说小市场容易做成龙头老大,行业中的第一名往往会把整个市场的一半江山占下来,甩开第二名、第三名很远的距离。相较于乒乓球,羽毛球等看着很大很好的市场来说,很难投出来这样的小巨人企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