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2018总裁绿道马拉松

体育产业需要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助力

作者: | 浏览:0 | 发行时间:2018-08-04

过去的一年,对于派队体育和张特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经历了国内经济不景气影响和体育产业低潮期之后,派队体育在创始人张特的带领下,却创造了一个小奇迹:在以大众业余赛事为载体的派队平台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聚集了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1000多家赛事机构和5000多场赛事。带着这样的“辉煌战绩”,派队体育创始人、北京派队体育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张特日前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的专访。
  通过搭建Services平台助力B端赛事机构
  过去一年虽然体育产业受经济环境影响,出现了很多挑战和阻力,虽然外部环境出现了经济遇冷和资本寒冬的状况,但派队体育依然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无论在团队组建、模式深化,还是在技术产品的积累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方面我们在脚踏实地的研究产品和搭建体育赛事服务平台,另一方面我们在积极进行市场的拓展和推广。当然过去一年,派队体育给外界媒体传递的信息较少,主要还是在闷头做事,专注做实事。”张特介绍说“派队体育一直在专注打造体育圈的S2B2C商业模式,也就是通过搭建基于Services链的平台助力B端赛事机构,让B端机构更好的服务其参赛者,基于这个先进的互联网模式,派队体育累计服务了近5000个赛事,服务了超过1000家赛事机构,累计引入超过100家赞助商为各大赛事进行赋能,比如引入茅台王子酒、北京汽车、玲珑轮胎等知名品牌赞助了近十个全国级大型赛事。2017年底开始,派队体育开始将服务标准化,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系统级会员服务体系,并快速发展出几百个付费机构会员,近期这个业务再度出现爆发趋势,大量赛事机构踊跃入驻派队体育赛事服务平台,出现了成为赛事服务领域第一品牌的契机。”
  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欲成为独角兽
  张特认为,中国大众体育刚刚开始,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尤其是行业虽然在爆发但行业从业者的思维方式转变的却很慢,大家对互联网模式仍然持有一定的抵触。但任何领域都有背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往往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续互联网体育服务模式必然会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在体育大数据、体育智能化、体育区块链等领域一定会出现几家独角兽级的公司。

  “派队体育选择这条路也是看好体育的未来必然是互联网化的发展思路。体育产业其实在国外已经是成熟的半夕阳产业了,但在国内才刚刚开始,此时互联网已经成为超大的产业体量,不拥抱互联网体育就会寸步难行,运行效率也难以提升;同时大量的商业应用场景现在都是基于互联网搭建的,体育要发展就势必要从主流商业化场景抢夺商机,比如现在很多广告主都把互联网当作营销主战场,大量预算是投到互联网媒体上的,而体育的营销价值在不能做量化评估时很难得到品牌主的青睐。”张特说。
  记者了解到,派队体育在2015年开始就在做基于社交的赛事服务App-派队App,后来又开发了基于SaaS架构的赛事管家平台-派队管家,目前这两个产品已经实现了端到端的打通。

  依靠产品架构与体验赢得客户
  目前派队体育平台上已经聚集了大约1000多家赛事机构,赛事量也达到了5000多场次,谈到派队体育平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核心优势,张特说“我们的优势就是无核心,无核心就是我们的竞争力。道理也很简单,正因为派队体育无核心,才能构建出去中心化的平台,才能不依赖于所谓的某个核心优势,派队体育目前通过这种无核心思路整合出来很多和派队体育合作的资源,包括近期有一家bat级的公司都在主动和派队体育洽谈深度商务合作。只有无核心,才能海纳百川、融于万物。当然,我们通过无核心思维,构建的产品核心竞争力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无核心思维也是源于我们团队是来自互联网、体育和资本等多个领域的团队具备多重基因进而融合而来,而这种融合式基因也是体育行业最难的。我们的产品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就是产品的架构和产品体验。”

  最近半年,派队体育推出了面向赛事机构的标准化年度会员服务,已经发展了几百个付费机构客户,遍布全国超过20个省市地区;另外派队体育也在积极开拓赛事管理的定制化市场,2018年已经成为北京市体育总会线上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服务提供商。通过系统和线上产品的搭建,派队体育将全国的各类赛事机构聚合在平台上,形成了全国体育资源的充分连接和规模效应,由此也带来了各种商机。

分享到: